唐宋文人與香

    香文化肇始於春秋,完備於隋唐,鼎盛於宋。
    唐朝國力雄厚,香藥充足,皇室貴族對香的用途、數量、品級都遠勝歷代,他們常以香藥塗刷建築、搭建樓宇、塗布地面等,奢侈之舉不異於”瑤臺瓊室“。唐代文人都普遍用香、喜香、愛香,絕大多數的文人都有詠香的詩作。王維、杜甫、李商隱、劉禹錫、溫庭筠、白居易、杜牧等有的詠香之作頗多。杜甫留有“雷聲忽送千峰雨,花氣渾如百和香”的詩句,白居易則寫下“春芽細炷千燈焰,夏蕊濃焚百和香”的佳句。 大唐的盛世環境中,香文化所獲得的前所未有的全面發展為其在宋元的興盛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到了巷陌飄香的宋元時期,市井生活中隨處可見香的身影,在描繪汴梁風貌的《清明上河圖》中,有多出描繪了與香有關的景象,其中最易見的是一家香鋪門前立牌上寫有“劉家香色沉檀揀香”的圖。沉香在宋代更是皇家貴族,文人墨客用香的不二選擇。宋代文人盛行用香,生活中處處有香。寫詞填詩、撫琴賞花、宴客會有、案頭枕邊、燈前月下,可謂香影相隨。還有一特點:越是文壇大家,愈多為香題詩作文,愈愛香。晏殊、晏幾道、歐陽修、蘇軾、黃庭堅、辛棄疾、李清照、陸遊等,愛香之宋元文人難以計數。
    北宋大文豪蘇軾兩度在杭州為官,他不僅勤政愛民的佳話,更留下了大量膾炙人口的佳作,其中不乏香詩香句“金爐猶暖麝煤殘。惜香更把寶釵翻。重聞處,餘薰在,這一番、氣味勝從前。背人偷蓋小蓬山。更將沈水暗同然。且圖得,氤氳久,為情深、嫌怕斷頭煙。”
    除了以香作詩,蘇轍60大壽時蘇東坡還親制”印香“(一種調配的香粉)作為賀禮,同做賀禮的還有海南沉香雕刻的假山及《沉香山子賦》,蘇軾之愛香喜香由此可見。


返回上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