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鉴赏录 | 承香堂八月新品一览
棋楠--沉香中的舍利
棋楠是沉香中的极品,有“多伽罗”、“伽蓝”、“伽南”、“棋楠”、“奇楠”等名称。在古代时便是贵族使用的奢侈品,十分难求,自古便有“尝遍人间美味,也不及沉香棋楠一口”、“五百年修行闻得棋楠一味”的惊叹之语。
棋楠手串
古籍《宦游笔记》有云:“伽南,一作棋楠,出粤东海上诸山,即沉香木之佳者,黄蜡沉也。香木枝木可窍露,大蚁穴之,蚁食石蜜,归而遗香其中,岁久渐渍,木受蜜气,结而坚润则成香矣。
棋楠的药性与沉香基本相同,只是药性更强更有效,是治失眠的灵丹妙药。由于棋楠的稀少和妙用,使得棋楠珍贵无比,在宋代就已经是“一片万金”;在今天,棋楠的价格也远超黄金数十倍之巨。
棋楠的香味随四季晨昏、温度湿度的变化而变化,长期佩戴棋楠,不仅能辟恶通窍,养身静气,更能在棋楠的清雅、空静的幽甜中彰显品位、陶冶情操。
真丝织锦大磐结香囊
香囊,古时又称香包、花囊、香缨等,因佩戴在身,又有佩香、佩帷等称呼。它不仅是一种刺绣工艺品,更是越千年而余绪未泯的传统文化的代表作之一。
古人佩香,须臾不离;今人沿袭古制,佩戴香囊,这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致敬,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复兴。
香囊是用彩色的丝线在彩绸上绣制出各种喻意吉祥的图案,内含多种浓烈芳香气味的中草药研制的细末,顶端有便于悬挂的丝绦,下端系有百结的细绳彩绦或珠宝流苏。
古人喜爱佩香,不止是源于一种闻香雅好,更是看重香囊的实际用途,如提神、清心、静气等。今承香堂对香囊加以改良,根据实际用途,配制多种香方,让人们在香味和功能上有更多的选择。人们可根据各自的喜好,选择喜爱的香方置于香囊中,散发个人独有的香气。
铜鹅香炉(清代)
这款鹅型香炉乃清代的古董,至今仍保存完好;整体造型生动,曲线自然,羽雕根毫毕现,神态栩栩如生。置香其中,燃之,翠烟于鹅喙中缓缓氤氲而出,独有一番情致。
追本溯源,鹅的造型应用在器皿上历史已久。最早于商周时期就出现了玉鹅,随祭祀活动的兴起,鹅形香炉也随之出现。
鹅,古代亦称为舒雁,《尔雅.释鸟》云:“舒雁,鹅。”在我国,关于鹅的历史已有6000多年,原是灰雁和原鹅改良的品种,体呈白色和灰色,额有浅黄色和黑褐色,肉质突起,喜欢在水中畅游。鹅有灵性,遂更得人们的喜爱。在唐代古诗词中,关于鹅的诗句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唐代骆宾王《咏鹅》更是家喻户晓。
明氏铜香炉(明代)
这款明氏铜香炉乃明朝的古董,与上文的清代鹅香炉一样,完好保存于承香堂中,乃堂主的私藏作品。
鹅在古代就深受文人骚客的喜爱,其中王羲之爱鹅、观鹅的历史典故流传至今。随文化、历史的变迁,鹅已经不再是一种家禽,而是一种文化符号。在隋唐佛教盛行的时期,更曾将鹅视作神物,据《央崛摩罗经》记载:“尔时,世尊犹如鹅王,庠行七步。”
铜鹅香炉造型源于汉代,经过隋唐的发展,至宋代铜鹅香炉的使用已经十分普遍。
熏香小鹅在唐宋时期就已经酝酿出一脉情思,到了明代便愈发从清灵空雅变得实质,这期间少不了诗人的功劳。鹅由诗人的造境而切实成为生活中的实景,进而被广泛用于日常之中。
这两款鹅形香炉,内部是空膛,作燃香之用;在鹅口部设有开孔,与内膛相通,作吐烟口。一旦焚香其中,青烟丝丝便会从鹅口之中轻轻溢出。
鹅型香炉造型可爱,灵动活泼,玲珑小巧如玩具一般,若置于纸阁一类的小型空间内,更能让生活氛围轻松精致,增添一丝活力。
明代的鹅形香炉在造型上更为小巧,曾被古人置于床帐之内。古人彻夜焚燃“帐中香”,营造出清馨、爽净的睡眠氛围。
“双鹅朝戏浦”
欲知更多产品的信息
欢迎来电详询:0571-87990020
如能亲临荷花池头承香堂,我们不胜欢欣